健康促进汛期到,血吸虫要当心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9/5608569.html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主汛期,南方地区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遭受较重洪涝灾害。   同时,夏季也是血吸虫感染高发季节,全国尤其是沿江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为做好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与暴发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加强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血防地区尤其是沿江重流行区要把汛期及易感季节防控血吸虫急性感染作为血防工作的重点和疾病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当地实际,尽早作专题研究、部署。   要建立完善血吸虫病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机制,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组织、人员、技术和物质的准备,解决、落实防控急性感染所需的经费、器械。“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大查螺灭螺力度,对感染性钉螺分布环境和近三年发生过急性感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清理,落实易感环境药物灭螺、重点水域灭蚴等措施,及时消除高危环境、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加强家畜管理,严禁有螺洲滩家畜散养,严格实施封洲禁牧等措施;▲加强对渔船民、外来民工、防洪防汛人员和接触疫水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监测和查治工作,必要时开展预防性治疗活动;▲加强传播风险因素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果断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地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加强发热病人疫水接触史询诊,通过网络直报如实报告血吸虫病疫情,不得迟报、瞒报、漏报;   血防(疾控)机构要加强主动搜索疫情工作,及时对接触疫水人员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进行调查、诊断;   各级血防专业机构对网络直报报告的疫情要及时进行核实、调查和处理;   要加强有螺地带监测,定期开展感染风险评估,并设立警示标志;   要继续坚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周报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大健康宣传和培训   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防控血吸虫感染的知识,教育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做好自我保护;要依法向社会公布有螺地带特别是易感环境,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急感防控宣传;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急性血吸虫感染防控工作,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接触疫水,防止中小学生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血吸虫病诊治能力,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加强督导检查   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共同加强血防工作的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近3年来发生急感疫情的地区、风险评估中发现高风险的地区检查力度。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因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血吸虫急性感染暴发流行的,要依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小编防范血吸虫不可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下来就让小编给你们讲解血吸虫知识吧!血吸虫病是什么?么?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感染血吸虫会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人们称它为“瘟神”。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现?   根据患者的感染度、免疫状态、营养状况、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同而异。日本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   当尾蚴侵入皮肤后,部分患者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称尾蚴性皮炎。当雌虫开始大量产卵时,少数患者出现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症状,常在接触疫水后1~2月出现,除发热外,伴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便检查血吸虫卵或毛蚴孵化结果阳性,称急性血吸虫病。   然后病情逐步转向慢性期,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此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不适,也可能不定期处于亚临床状态,表现腹泻、粪中带有粘液及脓血、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一般在感染后5年左右,部分重感染患者开始发生晚期病变。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腹水及侏儒三型。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在临床上常见是以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以及因侧支循环形成所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晚期病人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而致死。儿童和青少年如感染严重,使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其他因素可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而致侏儒症。因肝纤维化病变在晚期常是不可逆的,并且对治疗反应甚差,从而导致临床上难治的晚期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如何防治?治?(1)管理传染源   在流行区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诊。一般慢性患者可采用单剂吡喹酮疗法,可使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病牛可用硝硫氢胺(2%混悬液)一次静脉注射法,水牛的剂量为1.5mg/kg,黄牛为2mg/kg,治愈率达98%以上。(2)切断传播途径   ①灭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应摸清螺情,因地制宜,采用物理灭螺或药物灭螺法,坚持反复进行。可结合兴修水利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垦种、养殖、水淹、土埋及火烧等办法。常用的灭螺药物有五氯酚钠和氯硝柳胺。五氯酚钠对成螺、幼螺、螺卵均具有较好杀灭作用,但对农作物、鱼类和人也有一定毒性;氯硝柳胺仅对鱼有毒性,其杀螺效率高,持效长,作用缓慢,与五氯酚钠合用可提高药效。   ②加强粪便管理与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如推广三格式粪池,或沼气粪池。在流行区,提倡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将河水储存3天,必要时每担水加漂白粉1g,或漂白粉精1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使用。

(3)保护易感人群

  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嬉水、捕捉鱼虾等。因工作需要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用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的侵入有预防作用,用0.5%巴豆液浸杀,5%巴豆液喷洒,或0.25%闹洋花煎剂浸杀,均有灭螺效果。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掺入2%氯硝柳胺和松节油制成防护剂,有杀死尾蚴作用。血吸虫疫苗已在家畜中使用,近年来开展的血吸虫疫苗研制工作有可能制备出适合于人类的有效疫苗。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搜狗百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seto.com/zcmbjc/6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