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逐痰饮控涎丹

控涎丹

又名子龙丸、妙应丸。

一、处方及煎服方法: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以知为度,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

甘遂红大戟白芥子

二、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多有锯声,及手脚沉重,腿冷痹麻,气脉不通等。

三、方解此手足太阳太阴药也。十枣汤加减,行水例药亦厉剂。李时珍曰: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乾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钓痛,入皮肉则瘰癧癰肿,陈无择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溼也,得气与火,则结为痰,大戟能泄脏腑水溼,甘遂能行经隧水溼,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白芥子能散皮裏膜外痰气,唯善用者能收奇功也。甘遂、大戟皆苦寒峻泄之品,二者最能泄水逐饮,消肿散结,且可破血消癥;白芥子辛温,善于祛散痰结,利气通络。三药合用,既有辛开苦降,温通寒泄之功,又具逐水祛痰、利气破血之力。且寒温同用,可监制药性之偏胜。因水饮痰毒所致的某些痼疾奇病,运用此方治疗均可获较好的疗效。

四、临床医案李某,女性,51岁。年5月11日初诊。病历号:。病历摘要:4月底始觉恶寒发热,头痛肢楚,继则咳呛痰粘,两肋引痛,延医服药,效果不著,截至5月上旬,咳逆增剧,呼吸不利,不能右侧卧,来本院门诊治疗。检查体温37.8℃,脉搏次/分,脉象沉弦而数,舌苔满布白腻,听诊左肺呼吸音消失,叩诊自第4肋下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粗糙,并有湿啰音。印象为湿性胸膜炎。治疗经过:第1日处方:子龙丸2.2g,同量3包,每晨食后服1包,并予祛痰镇咳利湿汤剂。第3日来诊,主诉服丸药后,畅泻6次,纯为稀水,气促较平,已能右侧卧。听诊左肺呼吸音在上中部已能闻及,叩诊浊音界下移。续予子龙丸2.5g,给同量2包,嘱间日服一包。服后并未泻下,咳逆全平,肋痛逐渐轻减。续以肃肺、祛痰、通络、蠲饮之剂,调理10余日而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seto.com/zcmbzl/11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